上市公司高溢价收购缘何频遭质疑
2023-08-10 10:23:22
来源:
证券日报
上市公司高溢价收购缘何频遭质疑
(资料图片)
又有一家上市公司因为高溢价收购等问题被多次问询。8月7日,古鳌科技再次收到深交所关注函,监管层关注到公司通过合伙企业上海昊元古信息管理合伙企业(有限合伙)投资新存科技(武汉)有限责任公司(下称“新存科技”)的诸多问题。
古鳌科技8月3日发布的公告显示,新存科技才成立一年,目前没有任何业务,截至今年上半年,公司总资产21元、净资产-2629元,营收和净利润都为零,但此次估值高达9.18亿元,其价值点在于存储芯片领域的一些专利授权和人才储备。
半导体属于技术和资金密集型行业,门槛较高,短期内很难盈利,这样一家公司为何能获得如此高的溢价?不论是监管层还是投资者,都免不了进一步追问。
今年以来,多家上市公司的高溢价收购被交易所问询,主要问题包括是否存在利益输送、是否涉嫌炒作股价等。
首先,有的上市公司因为业绩不佳而病急乱投医,希望通过并购转型而改善业绩。以古鳌科技为例,其主业为金融设备,但受传统市场萎缩影响,2022年亏损6180万元,今年一季度仍旧处于亏损状态。鉴于此,去年年底,古鳌科技收购相关公司股权,拟向新能源领域转型;今年4月份,古鳌科技再次宣布在光伏领域进行布局。如今,该公司再次跨界半导体,不到一年时间已经涉足多个行业,如此频繁的转型,很难令市场信服。
其次,上市公司通过收购市场热点资产,跟风炒作股价的现象屡禁不止。据统计,古鳌科技今年以来股价已经上涨超128%,如此涨幅与其低迷的主业亏损的业绩并不匹配。其中,股价多次大幅上涨都在收购方案发布后。收购效果尚未知,但股价已经先涨了。
第三,高溢价收购常常暗藏商誉减值风险。上市公司收购成本过高,将形成大额商誉,这无疑给公司今后的经营埋下隐患。这几年因为高商誉而导致爆雷的企业频繁出现。
在笔者看来,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收购大部分是合规的,多是为了拓宽业务布局、增加业绩增长点,也有公司谋求转型进入新赛道,成为行业的佼佼者。但个别公司不好好经营主业,为迎合市场热点盲目追捧跨界收购,光伏热就瞄准光伏资产,锂电热就进军锂电行业,炒作意图明显,股价大涨大跌之后,最终导致投资者损失惨重。
因此,监管层方面也对上市公司跨界收购行为予以重点关注,尤其严防上市公司利用相关消息炒热点的行为,也叫停了一些不靠谱的收购。
笔者认为,上市公司作为各行各业最为优秀的企业群体,在转型升级和产业整合方面的优势较为明显,通过收购等方式实现多元化发展并拓宽护城河的行为值得鼓励。但公司也需根据自身特点综合考量、慎重决策,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,杜绝任性收购和违规收购
[责任编辑:]
网罗天下
推荐内容
- 上市公司高溢价收购缘何频遭质疑 a>
- 灵丘县:370多户村民吃水不再愁 a>
- 1.2GW,西藏那曲市9个新能源项目开工、投资100亿 a>
- 车未违法却收到违法短信 瑞昌交管大队:系录入错误 a>
- 常青科技(603125)8月9日主力资金净卖出1354.32万元 a>
- 印度11名强奸杀人犯被减刑获释,出狱当天戴花环,是“不受处罚的婆罗门”? a>
- 网红地涨水致7死 当地曾发山洪预警 基本信息讲解 a>
- 决赛!签约! a>
- 机皇回归!浴火重生的华为Mate60pro,将抢占苹果高端市场份额 a>
- 帮我查一下好电网(好电力网) a>
- 火星自转速度微妙变快,每年加速4毫角秒 a>
- 用于加工声音的软件是(用于) a>
-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连续两个月回升 a>
- 乡村振兴看内蒙古|砒砂岩绝地上的生机:美了乡村富了民 a>
- 国际能源署能源分析师:热泵在全球范围内销量增长迅速 a>
- 嘉峪关召开“三官一律”联席会 给居民营造一个安全详和的生活环境 a>
- 门头沟区开启常态化道路保洁、深度清洁作业模式 a>
- 爱心 紫色(紫色的爱心代表什么意思) a>
- 痛心!北京因灾死亡33人,还有18人失踪 a>
- 科美诊断(688468.SH):子公司收到2项发明专利证书 a>